产品列表PRODUCTS LIST

首页 > 技术与支持 > 骨科康复流程是怎样的呢
骨科康复流程是怎样的呢
点击次数:584 发布时间:2021-08-16

我国骨科技术的发展紧跟世界水平。尤其是相关骨科手术的水平,骨科技术日新月异,更是与国际接轨。不过,病人的终疗效却还是与国外有着天壤之别。究其原因,许多专家、学者已经认识到原因就是骨科术后康复没有很好开展起来,不够重视术后康复的必要性。正是因为我国在骨科康复领域的发展仍显落后。

 

仅限于用手术与药物来“治病”远远不够,只有结合针对运动功能恢复的“康复”,才能带来终治疗效果的显著提升,为患者指明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返社会的“捷径”;才能切实提高我国的骨科治疗水平,迅速进入世界骨科康复强国行列。

 

骨科康复流程:

 

以关节活动度的恢复和炎症疼痛消除为基础;继之以本体感觉训练和运动感觉综合训练为中心的功能性训练;后通过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全面恢复患者功能。

 

1、早期,保守期、炎症期(术后3周内)

 

(1)止痛:止痛药(口服、止痛泵);理疗。

(2)减轻患肢肿胀:加压包扎;被动:抬高患肢、理疗、CPM、下肢静脉泵;主动:等长肌力训练。

(3)减缓肌肉*缩:等长收缩。

 

2、中期-软骨痂期(术后3~6周)

 

(1)增加关节活动度:被动关节活动;主-辅助关节活动

(2)肌力训练:静态肌力训练;上肢免负荷日常生活训练;下肢闭链肌力训练。

 

3、后期-硬骨痂期(术后6~12周)

 

(1)增加关节活动度:蜡疗、热敷袋;关节牵伸(手法、支具);关节松动术。

(2)增强肌力训练(视骨折愈合而定):徒手操;(免负荷)日常生活训练 ;抗阻肌力训练。

 

4、后期-塑形期(术后12周后)

 

(1)增加关节活动度至正常范围:主被动关节活动;重力牵引;支具。

(2)增强肌力训练:等长肌力训练,等张肌力训练-渐进抗阻,等速肌力训练。

 

5、后期(术后12周后)加强肢体综合能力训练

 

(1)上肢:关节活动协调性训练,手部灵巧性训练

(2)下肢:本体感觉功能训练;肌肉协调功能、平衡训练;步态训练。

 

联系人
在线客服
用心服务 成就你我